您所在的位置:湖北党史>故事集锦

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发布日期: 2023-09-20 来源: 黑龙江日报

谭湘竹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东北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作为抗击侵略的先锋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与日寇浴血奋战十四年,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1905年10月25日,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花场伯阳嘴村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有一个叫作李坤泰的女孩出生了。女孩字淑宁,乳名端女儿,笔名李一超,后化名赵一曼。

  1923年,赵一曼通过共产党员郑佑之与团员何必辉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3月,赵一曼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她走上革命之路。

  1927年9月,按照党组织的安排,赵一曼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去往莫斯科的轮船上,她遇见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共产党员陈达邦。在“红莓花儿开”的国度里,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和散步,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许,二人成为一对红色恋人。

  192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经党组织批准,赵一曼与陈达邦结为伉俪,不久赵一曼怀有身孕。由于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非常需要妇女干部,组织上决定让她提前回国。

  1932年春,苦难的东北在沉沉暗夜中悲愤伤痛,赵一曼被派到抗日斗争的最前沿。她先到奉天(今沈阳市),后被派到哈尔滨担任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1933年10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

  1934年2月26日,因叛徒告密,哈尔滨党团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赵一曼的处境也十分危险,党组织决定将她转移到外地工作。然而,她坚定地表示要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抗日游击区去搞武装斗争。后满洲省委研究决定,派赵一曼去往珠河县抗日根据地开展工作。

“红枪白马”的政治部主任

  1934年7月,赵一曼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后,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县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后任珠河铁北区委书记。1935年9月,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部主任。10月,赵尚志率领大部队离开珠河,去开辟新的游击区。赵一曼主任和王惠同团长则带领全团指战员坚持在珠河根据地同日伪军周旋,以完成策应第三军大部队转移的战斗任务。11月14日,部队来到道北五区春秋岭左撇子沟的安山屯,在这里被汉奸朱景才发觉,密告日伪军。激战中,赵一曼被敌军击中左臂,她机智地滚进草丛。清醒过来后,她与负伤的战士一起,互相搀扶着来到侯林乡西北沟的一个窝棚里。

  11月22日,隐藏的窝棚被汉奸发现,立即密告日军。上午9时30分,三十余名伪警察包围了小窝棚。战斗中,赵一曼左腿被伪警察的“七九”步枪击成重伤,顿时昏死过去,她和铁北区宣传部长周伯学、妇救会员杨桂兰同时被俘。

甘将热血沃中华

  刽子手们轮番使用吊拷、鞭打、竹签刺指甲、烙铁、坐老虎凳、用铁条刺她腿上的伤口、往她嘴里灌汽油和辣椒水等无所不用其极的严刑,都没能让赵一曼屈服,她怒斥敌人:“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赵一曼宁死不吐露抗联的秘密,钢铁般的意志令残暴的敌人瞠目惊叹。

  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在去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知道此行实为赴死,她向伪警察要来纸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用自己的牺牲留给孩子最后一次身教。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她勉强站稳了身躯,目光坚定地对着刽子手。枪声响起,南国女儿的一腔热血喷洒在了苦难深重的东北大地上。

  赵一曼走了,但她所代表的抗联精神激励着后人,感染着后人。爱国主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骨,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是东北抗联精神的肉,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魂。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在建设年代披荆斩棘,在改革年代攻坚克难。

  (来源:黑龙江日报)

Copyright @2014-2023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Baidu
map